ID518346562

史占彪:心理援助是个系统工程

根据国际国内经验,突发地震所造成的亲人丧失和家园被毁,必然对灾区群众造成诸多深重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对于灾区群众的家园重建及未来生活质量必然会造成重要影响。在生命救援结束的同时,及时有序地推动心理援助工作,努力发挥心理科学在抗震救灾中的作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震对于人们的心理创伤影响到灾区群众的内心感受、生活态度、社会信念等,汶川大地震后在少数地区出现过一些应激社会事件,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重视物质救援,疏忽了心理援助。在生命救援基本完成之后,需要充分考虑心理援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设计和规划不同阶段心理援助的主要任务,分阶段、有步骤地组织心理援助工作。

   完善的心理援助服务体系应该包括社会工作、心理辅导、精神科治疗三个层面,形成三级服务体系。对于广大人群,需要努力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作用,激发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提供社会支持;针对严重心理创伤人群,如丧亲丧子幸存者,需要提供面对面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疏导情绪,抚平创伤,促进身心康复;对于由于地震导致精神失常的人群,需要开展精神医学的治疗。

   我们要把握重点援助区域与人群,重点关注丧亲人员、孤残人员、妇女儿童。因为这些人群是灾后创伤应激障碍综合症的核心人群。同时,需要在社区系统,教育系统设置心理援助工作站,派驻包括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及精神科医师在内的心理援助队伍。

   四川汶川大地震两年来,在北川的心理援助工作给我们很多启示。北川很多孩子到现在还有问题,有些学校还有15%的孩子失眠,有的社区10%的人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提示我们心理援助需要持久、系统、深入。心理援助工作一定要有政府主导,才能公平到位,覆盖面广。同时,社会力量很重要,心理援助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社会共同关注。



原文摘自《中国经济导报》,编辑:15.2.10

评论